2021年,福建、河北、辽宁、江苏、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将迎来“3+1+2”新高考模式。
“3+1+2”
“3”: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
“1”:物理或历史必须选为一科,满分100分,原分计入考生总分;
“2”: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可选2科,每科满分100分,评分分数计入考生总分。
也就是说,“评分转换与评分”涉及的科目是政治、地理、化学、生物,这四门科目应计入总分并分配成绩。
那么这个评级究竟是什么?
首先,要注意两点:
1.评分系统不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计算成绩。遵循“原始分数 - 百分比示例 - 成绩 - 转换分数”的评分路径。
2、分级由相关主管部门自动完成。查高考成绩的时候,评分后就看到分数了,不用自己换算。
具体转换过程:
1.固定的比例和相应的等级和分配的区间。
根据该科目实际考生的分数,考生的原始分数从高到低分为A、B、C、D、E 5个等级。每个年级的比例约为15%。35%、35%、13% 和 2%。
上述五个等级以及每个等级对应的比例和分配间隔是预先设定的固定规则。换算后总分100分,总分30分。
示例 1:
某学科原始分数前15%的考生最高分100分,最低分95分,则该学科A-level的原始划分范围为[100-95]。
已知A-level分配区间为[100 to 86]分(固定),
也就是说,原始分数为[100-95]的候选人为A级,分配分数后的最终分数为[100-86]。
示例 2:
如果某学科考试成绩最后2%的考生最高分20分,最低分5分,则该学科E级的原划分范围为[20-5]。
已知E级分配区间为[40到30]点(固定),
也就是说,原始分数为[20-5]的考生为E级江苏新高考等级赋分表,分数后的最终分数为[40-30]。
说的更极端一些,假设这个区间的候选人的原始分数是5分,分配分数后也能得到30分。
2、等级换算的具体公式:
在:
Y1和Y2分别代表原始分区的下限和上限;
T1和T2分别代表转换区间的下限和上限;
Y代表原始分数;
T 代表转换点。
考虑到高考成绩以整数形式表示,上述公式的计算结果需要“四舍五入”。
示例 1:
假设小高政治科目的原始分数是75分,
假设政治学B级原来的划分是[82-61],
那么小高的学生政治科目成绩是B;
进行以下转换:
B级分配范围[85~71](固定)江苏新高考等级赋分表,
那么小高同学在打分后的成绩是:
解为,T≈80.33;经四舍五入,小高同学政治科目的最终成绩为80分。
示例 2:
假设小高同学地理学科的原始分数是75分,
假设地理学科B级的原始子区为[88-75],
小高学生的地理科目为B级;
进行以下转换:
B级分配范围[85~71](固定),
小高的学生在B级原分区中得分最低,
因此,小高学生地理科目的最终成绩为 71 分。
一般来说,成绩分配的转换过程是由系统自动完成的。每个科目的考生人数和考生的整体年级水平将影响最终成绩。
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科目按年级计入总分。上升下降。
为拉开考生的差距,重点依然是语文、数学、外语和物理/历史,按照原分数计入高考成绩。